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华野第一千里马:曾埋没数年,幸遇粟裕,开启疯狂反超之路(二) 正文

华野第一千里马:曾埋没数年,幸遇粟裕,开启疯狂反超之路(二)

来源:西安高端茶   作者:时尚   时间:2024-06-18 20:18:53

到了1947年初,华野张震再度面临命运转折的第千重要关头。

当时山东和华中两大股野战军要合并整编,马路大的曾埋方向定了,往山东转移,没数但华中根据地还有苏北一隅尚在我军手中。年幸华中局不甘心放弃,遇粟裕开提出留下九纵保卫淮北根据地,启疯毕竟这一带原本是狂反彭雪枫、张震等人开创的华野。


可以想见,第千如果张震九纵留下,马路日后将错过华野绝大部分战役,曾埋张震将军的没数军事生涯将黯然失色。

粟裕看出了不妥之处,年幸建议不要全留下,九纵一共5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,一分为二,2个步团和骑团留淮北,另3个主力步团北上与韦国清二纵会合,编成华野二纵。张震出任二纵副司令,给韦国清当军事助手。

虽说粟裕的主要考虑是集中主力,但客观上拉了张震一把,使其免于苦战敌后的困难处境,也给他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平台和机会。

这不仅不令人想起当年长征,当主力部向于都集结时,张震正在后方医院治病,他右臂负伤,还有严重的疟疾,像许多重伤病员一样,面临留下来打游击的命运。红四师政委黄克诚来到医院,不由分说拉他走,说你胳膊伤口化脓,脚还能走。若不是黄克诚拉一把,后来还会不会有张震的成就?难说。

三、疯狂反超

留在二纵留住了希望。

1948年2月,张震突然接到调令,去东南野战军一兵团当参谋长。

这个番号当时是绝对保密的,为了达成挺进东南的突然性,毛主席只把命令向陈毅、粟裕等少数主要领导做了传达。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由华野一、四、六纵组成,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粟裕,叶飞任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,金明为第二副政委,张震任参谋长,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。


这个班子、部队构成都是老华中野战军的,倾向性很明显,保持战斗力、保持凝聚力,防止挺进后被打散。

后来东南野战军并没有成立起来,但这个任命至少代表了粟裕的想法,挑的都是最心腹最可靠的人。

张震回忆这个突然的任命时,还说,许世友、谭震林想把他要过去在山东兵团当纵队司令员,韦国清想把他要走参与组建苏北兵团,邓子恢也说,他受命要去把淮南、淮北军区合整编,组成江淮军区,想请张震出任军区司令员。

编入华野作战序列短短一年有余,张震为啥突然成了香饽饽了呢?

大概有两方面原因

1.韦国清虽然是二纵司令员兼政委,但更多在于稳定大局,张震实际是二纵的军事指挥员,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以及七月分兵后转战胶东,二纵一直都是打配合,主攻的次数不多。配合打的比较好,战斗力说不上一流,却也能独当一面。

一四六纵是粟裕亲自带出来亲自指挥的,三八九纵是山东老底子、骨干部队,二纵是七拼八凑弄起来的,能打成这个样子,张震功不可没。

2.张震爱研究战术,思维视角很独特。莱芜战役他在南线作战,并未参与莱芜围攻,但战后他对粟裕的战术吃的很深很透,写了篇文章《把箝制变为突击》。粟裕听说后,专门到二纵来看了看,对张震的文章很感兴趣。这种东西,别说是陶王,就是叶,也弄不出来。

打完南临战役,二纵失利,伤亡6000余,牺牲了一个师政委,一个师从三个团打的只剩两个团。张震痛彻心扉,组织二纵干部们研究战术,又写了一篇好文章《改进我们的战术与指挥与商榷》。有心者可以去看一看这篇载于《张震军事文集》文章,战术思想非常细密、扎实,非常有针对性,非常有军事科学的思维。

这些特点为其他几乎所有纵队将领所无。

许世友、韦国清他们肯定都看出来了,都抢着要。在粟裕看来,这是可用之人、可造之才,直接划拉到自己身边了。在华野这一年多,司令和参谋长的活儿一兼挑,把张震调过去可以极大分担压力。

至于正牌参谋长陈士榘为啥没有分担过粟裕压力,之前文章说过数次,这里就不再展开了。

许多将领都喜欢在一线指挥部队,而不耐烦或者是没有能力干参谋长的活。

张震担任副参谋长,华野原副参谋长刘先胜调到苏北军区,参谋长的工作主要由张震负责。

这一负责就走上了快车道。

张震回忆录中提到过许多次粟裕和他谈话,如建议暂停第二次千里挺进前的谈话,豫东战役前的谈话,淮海战役前的谈话,粟裕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话唠,遇到大事都要先聊一顿,动辄和张震聊到半夜。

淮海战役齐辰电,就是和张震深入交流意见后确定的,因此我们可以说,张震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最终决策。

不是之前粟裕不话唠,而是没有人能接得住他的战略思想。

粟裕把张震放在利于发挥专长的位置上,而且一步步循循善诱,半是指导半是商量,把张震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了。

张震再不是1946年那个孤危愁苦、进退失据的失意者,干得越来越自信,越来越光彩夺目。

1949年1月华野整编为三野,张震出任参谋长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做到总参作战部长。当然也有其他职务,唯此职最见本事,乃是全军最强最具代表意义的机关部门。

1952年3月全军评定干部的等级,自军委主席至战士,共十一等二十四级。

张震评级为副兵团级,属于第三等的第二级。副兵团级前后的级别为:正兵团、副兵团、准兵团、

1955年授衔为中将。

张震将军与华野将领们对比,发展潜力极大,在粟裕帐下发展也极快。

在干部级别上,他追上了韦国清、唐亮(上将、副兵团级),军衔逊之;

在军衔和干部级别上,他追平了当年高于他的刘先胜(中将、副兵团级)和陶勇、王必成、成钧(中将、副兵团级,这三位都是纵队司令);

反超的则有:三纵司令何以祥、孙继先(皆少将、正军级),二纵司令滕海清(少将、正军级),八纵后任司令张仁初(中将、正军级),九纵后任司令聂凤智(中将、准兵团级)、胡炳云(少将、正军级)等等。

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
千里马也怕遇不到伯乐。

本篇完结。

点击链接看上篇:

联系笔者VX:13676349524,加军史群讨论

标签:

责任编辑:热点

全网热点